晋江文学城
下一章 上一章  目录  设置

31、大使 ...

  •   刘燕珠的薨逝没有出乎郦君玉的意料。

      她虽然寄希望于孟鸢,但她也知道孟鸢的力量太小,改变不了刘皇后的命运亦不怪她。

      唯独让郦君玉惊讶的是刘皇后腹中的皇嗣竟平安生下来了,这倒是与上一世不同。

      这个孩子的出世应该会让不少事情发生改变,郦君玉看着站在元成宗身侧,哭得撕心裂肺的刘捷,以及自己身后那为皇后送葬的冗长队伍,眯了眯眼睛,这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。

      十几天的丧礼结束后,迎接朝鲜国使的事又重新提上了议程。

      朝鲜国使其实入京已有一段时间了,只是不巧碰上了皇后的丧期,元成宗没有心情接见他们,就把他们撂在使馆里。

      虽然礼部和鸿胪寺会定期上门问候以及送些东西过去,但被无视的朝鲜国使依然积攒了不少怨气。

      眨眼到了朝鲜使臣觐见的这一天。天刚蒙蒙亮,郦君玉便起了床,先照例去拜见康氏夫妻,又回来将冠袍带履穿戴整齐后,便乘着轿子去上朝。

      这段时间孟士元丁忧期满,被元成宗召唤回京补了刑部尚书之职,孟丽君的哥哥孟嘉龄也随父亲回京,依旧在翰林院供职。

      孟嘉龄一回到翰林院,就和郦君玉碰了个正着。

      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新同僚竟然和自己的妹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。再联系他妹妹离家出走前留的那封信,于是孟嘉龄便对郦君玉的身份产生的怀疑。

      但碍于对方如今的身份,他也不好直戳戳的上前去问对方到底是不是自己妹妹。期间多有言语试探,全都被郦君玉油滑的躲闪过去了。

      今日大朝会,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员都需得参加,其中正好就包括了郦君玉和孟嘉龄。孟嘉龄有心想让父亲也来帮自己辨认辨认究竟是不是妹妹,就寻思着在郦君玉入殿前,将他截下来,再找到理由带到孟士元的面前,让他好好看看。

      孟嘉龄站在高处,抱着白玉栏杆,眺望着百官上朝必要经过的棂星门,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郦君玉的身影。

      难道他今日告假不来了?不应该呀,圣上下旨今日凡六品以上的大臣都要到场,以示对朝鲜使臣的尊重,就算郦君玉胆子再大,也不敢明晃晃的抗旨不尊吧?

      还是他什么时候已经走过去了,自己没有发现?

      孟嘉龄曾因年少时整夜整夜的秉烛读书,不小心熬坏了眼睛,得了能近怯远症,凡是两三米外的物件,他都得眯着眼睛才能看清楚,再远一点,就更加看不清了。

      因此他也不敢确定自己有没有将郦君玉漏了过去。

      孟嘉龄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等下去时,就见一道绯红色的身影,自棂星门外昂首阔步的走了进来。

      那人头上戴乌纱帽,身形修长,似竹柏似青松。虽然穿着和孟嘉龄一样的绯红官袍,周身却自带着一股矜贵的气质。

      随着天色渐亮和那人的越走越近,孟嘉龄逐渐看清了对方的脸,正是他苦等久矣的人。

      “明堂!”孟嘉龄兴冲冲地呼喊着她的字号,随即拾阶而下迎了上去。

      郦君玉看到孟嘉龄后,眉头一跳,眼见躲不过去,只能硬着头皮停在他的面前,客客气气道:“嘉龄兄,你怎么在此处?”

      明明孟嘉龄比郦君玉还要高上几分,容貌也称得上俊美,可一站在郦君玉的身侧,顿时就像明珠蒙上尘埃一般黯然失色。

      “为兄是在这里专门等你的。”孟嘉龄笑道。

      郦君玉故作不解道:“嘉龄兄为何等我?”

      “上次为兄不是说要将你引荐给家父嘛,几次邀请你,你都不愿前来,那么为兄只能将家父引荐到你面前来了。走,走,走,今日大朝会家父也在,为兄正好带你去见见他。”

      他拉着郦君玉的衣袖就要走,郦君玉却岿然不动,一本正经道:“岂敢,令尊堂堂正二品刑部尚书,又是长辈,明堂身为晚辈,合该明堂去拜见他,哪有由你将他引荐给明堂的道理?”

      孟嘉龄仍是一脸笑意道:“开个玩笑而已,你何苦这么严肃,简直就跟我那妹妹一模一样。”

      郦君玉一听到‘妹妹’两个字就知道他又在试探自己。这些日子以来,这样的试探他都不知道作了多少次,竟然还不死心。

      既然这样,她也不跟他客气了,直接戳破对方的掩饰道:“嘉龄兄看到我,莫不是又想起了你那位下落不明的妹妹?”

      她看着孟嘉龄的脸色因自己的言语拿捏而尴尬的慢慢变红,心里不禁有几分得意,装作遗憾的模样感叹道:“虽然明堂也为嘉龄兄的妹妹感到惋惜,可是明堂堂堂正正七尺男儿,怎么可能会是女儿身。嘉龄兄勿要思妹成狂,误将同僚当同胞呀!”

      孟嘉龄被她刺得几乎想掩面逃走,可他真要是这么一逃,不就正好做实了郦君玉的说法?

      为了保留自己的最后一点颜面,他只能通红着脸,狼狈的为自己狡辩道:“明堂你误会了,为兄只是小小的开个玩笑而已,不要放在心上。为兄是真欣赏你,想把你引荐给家父。”

      话音未落,上朝的鼓声就在两人的耳畔响起。这个鼓若是响过三通,大臣却没有在大明殿中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,就会被盖上藐视皇威的罪名,前程岌岌可危。

      这鼓声来得正及时,郦君玉强压着上扬的嘴角道:“嘉龄兄有何事还是退朝之后再说吧,不要误了朝事。”

      孟嘉龄明知一等下朝,对方就会像兔子一样跑掉,可还是拿她这套说辞没办法,耸了耸肩,无奈的放弃了自己的打算,跟在郦君玉的身后进入大明殿中。

      上朝的最后一通鼓声落下后,大明殿中一片肃然,文武百官皆已到场,手执笏板井然有序的分列两旁,元成宗也已升至御座,俯视着整个朝堂。

      “宣朝鲜使臣觐见!”

      礼官层层传唱着元成宗的命令,悠扬的声音自大明殿始传遍宫城中的角角落落。

      随着一阵礼乐之声,朝鲜使臣在礼官的引领下走进大明殿中。

      只见朝鲜使臣个个身材矮小,腰膀圆润,头戴圆圆的纱帽,像极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汤圆从外头滚进来。唯独领头的那大使高大一些,也不过和大元寻常男子一般高。

      就是这些小矮人,借助海战的优势,多次滋扰大元的沿海地区,还将大元的多个将领抓了去,至今都不肯放还。

      想他大元武德充沛,铁骑部队所向披靡,无坚不摧,竟会输给这样国家。大元的君臣们自是不敢相信,便转而怀疑起了皇甫敬的能力来。

      朝鲜大使带领着自己的属下,一边朝元成宗行着大礼,一边用蹩脚的大元话问候道:“参见尊贵的大元陛下,我等小人自朝鲜出发,不辞辛苦,跋山涉水,奔波数月,终于见到了大元陛下!我等真是太高兴了!”

      元成宗刚在心里暗骂起皇甫敬无能,见到对方客客气气的模样,也不好出言刁难,勉强一笑道:“大使远道而来辛苦了。”

      “远不及大元陛下治理大元偌大的疆土和管束数以万计的国民辛苦。”朝鲜大使礼貌的让元成宗挑不出错处来。

      他也只好跟着客套道:“大使不必如此客气,来者既是客,不知大使如何称呼?在朝鲜任何官职?”

      “下臣李思明,官任右议政,是我们大王特派到大元来与陛下议和的。”李思明道:“听闻陛下的皇后不久前刚薨逝,终龄二十三,下臣深表遗憾,本想前去皇后的灵位前祭祀一番,但因未受到陛下的邀请,不敢擅自前往,请陛下原谅。”

      元成宗呵呵一笑:“无妨,倒是因为皇后的突然薨逝,朕才将和谈拖了这么久,耽误你们回国了。”

      “岂敢,岂敢。”李思明游刃有余地回复道:“是下臣的使命,不管陛下拖多久,下臣都愿意等下去。”

      他的这番话弦有余音,不难听懂。

      站在百官之末的郦君玉抬眸向李思明的背影望去,只见这位朝鲜的右议政,年龄约四五十岁上下,应是上了年岁的原因,他的身形虽然比他的下属要高大一些,后背却有些佝偻。偶尔侧过脸来,也可以看到他鬓发间掺杂着不少白发。

      若是放在寻常的街头,或许没有人会重视一个这样长相平凡的老人,可如今他站立在朝堂上,又说了刚才那一番话,立刻就让郦君玉意识到,此人绝非善类。

      原本元成宗也就是那么随口一提,可李思明借着他的话头表明自己的决心,如此便显得他们宽宏大量尽职尽责,而元成宗故意为难他们一般。

      他们的圣上一向心高气傲,目下无尘,怎么可能忍受这样的讽刺。这下有好戏看了,郦君玉不禁翘首以盼了起来。

      元成宗果不其然脸一黑,道: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旦夕祸福,谁也没有料到朕的皇后会突然薨逝。这段时间来,朕亦是伤心不已,无暇理事。”

      “听闻陛下与皇后乃是少年夫妻,相伴多年,情深义重。皇后猝逝,陛下伤心,也乃人之常情。”李思明道:“只是下臣来大元的路上学会了一个新词,叫‘情深必伤’,意思是太过用情,就折损身体。下臣以为陛下贵为千金之躯,万不可太耽于悲伤,以免受其所害。”

      李思明这段话明面上虽然毕恭毕敬,一番细品,却能品出指责元成宗沉溺情爱,不顾其他要事的意味。

      元成宗也听出来了,皮笑肉不笑的回敬道:“多谢大使关心,朕的身子很好。”

      眼看两方僵持不下,这时一人从百官中站出,三言两语便化解了这场无声的对峙……
note 作者有话说
第31章 大使

  •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,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。[我要投霸王票]
  • [灌溉营养液]
    • 昵称:
    • 评分: 2分|鲜花一捧 1分|一朵小花 0分|交流灌水 0分|别字捉虫 -1分|一块小砖 -2分|砖头一堆
    • 内容: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:1.评论时输入br/即可换行分段。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。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查看评论规则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