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文学城
下一章 上一章  目录  设置

12、第十二章 ...

  •   刚刚巨大的声响自然引起了各方注意。
      比方说魔君。他活了上万年,与临泉交战也数十次,自然再熟悉不过他的招式。因而临泉刚一起式,便被他察觉:“化神掌?”
      旁边的魔侍奉上凉茶:“君上,您要出手吗?”
      魔君捋一捋腰旁的发梢,斜倚着一笑:“没必要。不过还是去看一眼吧,我倒是想知道除了我,还有什么人物能让他使出这看家本领。”
      其他大人物自不必说,单说一个人。这人看似不到二十的少年人,正坐在案几旁,就着烛火在旁边竹篓中拿出新鲜草药盘算价格。听见巨响,便从窗户向外看,看到蔓延至半空的金色符文时,惊得丢掉手中物什:“那是……!”
      魔君到时,此地空无一物,只有微末碎屑在空中飘荡。“想来除了本座,也没什么人能接下他这一掌。”魔君轻轻摇头,有些可惜没能见到始作俑者,正准备离开,一粒灰尘飞过,却惹得他轻轻一声惊呼:“哦?”
      接着有些欣赏地一笑:“虬虎,你可知,这些天生地长之物生来便有三魂七魄。三魂承载前尘、当下与未来,三者难舍难分;七魄则有爱欲傲妒惰怨贪七种最原始的情绪组成。若有一缕不齐,便不称为自然之物。”
      魔侍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,只好殷勤应和。
      “临泉生来就能操控三魂七魄,因此只有他才能使出化神掌。这一掌下去,三魂七魄消散如烟,再也不入轮回,就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。”
      虬虎有些愤恨地攥紧拳头:“就像那天墨螭的下场么? ”
      提起自己万年来最忠心的部下,魔君也是眼眸低垂,有些黯然:“墨螭有万年的修为打底,因此只有三魂七魄消散;若是再弱上一些,便会形神俱灭。 ”
      魔侍沉思一下,问道:“那么,就让他凭借这个本事永远压君上一头吗?就没有什么克制的法子吗?”
      “暂时还没有。”魔君轻叹着摇摇头,“但也不是全无办法。你应当知道凌雾山隐居着一个道人,因修为有上万年,徒子徒孙无数,因而被称作,”
      “秉元道祖。”
      “不错。他当年刚出山时,曾经以法宝炼元鼎破了临泉的化神掌,救了当时的人君,因而名声大噪。只可惜,他久不问世事,怕不是早就坐化了吧。”
      “您说这些是……?”魔侍试探着问道。
      “你瞧我,上了年龄就爱回忆旧事。”魔君摸了摸眼尾,却是连一根皱纹都没有,皮肤细嫩白皙,看着只是个二三十岁的青年人,“本座只是惊叹,竟然能有人在化神掌的威力下留存一丝怨气。可见……”魔君两指在空中捏出一缕不可见的残魄,攥在手心,意味深长地瞥一眼丛林深处,而后笑着对魔侍吩咐,“回吧。”
      待他们走得一丝气息都不剩时,少年人才敢从树林中走出来。他急急忙忙地来到空地,两指捏出一张黄符,定在半空,两手掐诀念咒,开启问灵法,与亡魂交流。
      “师叔!师伯?”不错,这年轻人正是下山历练中的正源。他在刚刚漫天燃烧的符文中感受到了懈心的气息,于是急忙赶来,却发现空无一人,只有那主仆二人。其他闻声而来的人似乎认出了他们,被吓得赶忙离开,因而只有他一个在听墙角。
      几乎将正源身上的符燃尽了,此地也空无回音,直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回答:“别喊了。刚刚我看见了,你那师叔二人早都散尽了,唤不回啦。”
      正源低低地对那老者道了谢,沉默半响,颓然地跌坐在地。慢慢地,他想起那主仆二人的对话来,紧接着,眼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。他快速地拿出一张缩地符燃尽,便眨眼间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凌雾山。
      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屋,正源正看见自己的师父在房间中整理旧物。听见声响,那人忙回身,却发现是自己的小徒弟泪眼婆娑地扑过来,一边扶着他坐下,一边抚摸他的头顶:“ 怎么才出去几年就回来了,是不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?还是再等几年吧,你年纪毕竟还小。”
      正源在自己师父胸口上下左右来回蹭着眼泪鼻涕,闻着他身上安心的木香,带着哭腔撒娇:“都八百多岁了,还年纪小啊? ”
      广济拍拍他脊背,见他愿意说话了,便柔声问:“ 现在能说说,你为什么哭吗。”
      想起自己刚刚碰见的事,正源眼睛又一红,他小心地抬头,看着师父清澈的双眼:“ 我好像……遇到师伯和师叔了。”
      广济本来一喜,想追问他们的近况,但想到正源悲伤的神态,又顿觉不妙,于是不敢再问。
      “ 师父,师祖在吗?”正源几次开口,都无法将刚才的事情说出,索性换个话题,来履行此次的目的。
      “师父近日都在山中,不曾外出。 ”广济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,不过还是如实相告。于是正源起身,出了屋门便腾云而起,直向山顶的凌云殿而去。广济忙追上。
      凌雾山实在是很高,因而最高峰常年覆盖厚厚白雪,凌云殿也是一座寒冰雕成的雪屋。门口站着的照顾师祖起居的是一个童子,声音软软的,见有人上来,便上前一礼:“ 正源师兄,师祖正寐,您有什么事,就请告诉我吧。”
      “ 那就劳烦师弟了。”正源略一思考,便觉得师祖怕不会轻易答应,于是当即在门前跪下,大声道:“ 弟子正源,请师祖借弟子炼元鼎一用。”
      那童子看他跪下,又听他那么大声,更加慌乱,一边认为兹事体大,一边又怕他扰了师祖清梦,便留下一句:“师兄稍等,我看师祖起了没。 ”就慌慌张张进去了。
      广济上来时,正看见师父一边整理衣带,一边睡眼朦胧地从雪屋赤脚走出,身后还跟着一个童子。
      几十年不见,师父容貌又有些不一样了,真是每次见都有新惊喜。

  • 昵称:
  • 评分: 2分|鲜花一捧 1分|一朵小花 0分|交流灌水 0分|别字捉虫 -1分|一块小砖 -2分|砖头一堆
  • 内容: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:1.评论时输入br/即可换行分段。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。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查看评论规则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