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文学城
下一章 上一章  目录  设置

47、分遗产 ...

  •   贾家的案子尚未宣判,贾母的诰命仍在,如今还能住在荣禧堂里。但贾母心里清楚,自家的事情太大了,她的诰命迟早保不住。届时荣国府被收回,贾家上下那么多人,需另寻住处,到时家里乱作一团,姑娘们更无处安身。

      贾母七十好几的人了,经历过无数风浪,早已看开,既是自己造的孽,自己受着便是了。唯独可怜家里的女孩,各个聪颖秀丽,半点坏事都没做过,对那些事更是毫不知情,只因生在贾家,小小年纪就要遭此劫难。

      贾家两代国公,在京中自是有几家老亲,平日里经常走动。贾母希望这些亲友能照看几个孩子一二,只可惜事与愿违。

      南安王和齐国公因为云光的事,现下的处境也不太好。四王八公知道泼天大祸皆因贾家而起,不免一个个都远着贾家。

      贾母让宝玉带着贾兰去宁国府求援,贾珍直接命奴仆把二人打了出来。

      贾母又让宝玉给史家送信,求他们帮着安置几个女孩,等贾家的事了结后再把她们接回来,哪知娘家侄子连信都不回。只有翠缕私下来过一回,带了十多两散碎银子,说是湘云的体己,让她送来。

      贾家的财产虽被抄没,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贾母还藏了些私房,哪用的着小姑娘的钱,便让翠缕带了回去。

      薛姨妈这番话正中贾母下怀,贾家出事一个多月了,贾母总算听到个好消息,不由心中阴云稍散,脸上露出一丝笑意。

      贾母难掩心中激动,哽咽道:“姨太太说的哪的话,我若是信不过你,再没有信得过的人家了。”

      贾母原先有些看不上薛姨妈的脾气,觉得她性子软,又溺爱孩子,把薛蟠纵成了一个小霸王。如今却对她十分满意,溺爱也有溺爱的好处,最起码孩子跟着她,不会受委屈。

      薛姨妈本想把宝玉带走,但被宝钗劝下了。

      宝钗自有她的道理。贾府里顶事的男人都被抓走了,留下男丁中宝玉年纪最大,这个时候他就该撑起门楣,照顾妇孺,怎能跟着薛家走。宁国府又不愿掺和荣府的事,回头贾家的判决下来了,全靠宝玉出面周旋、打点。

      薛姨妈雪中送炭,贾母本不好意思再麻烦对方了,但她思前想后,最终还是忍不住说道:“我还有一事求姨太太帮忙。”

      薛姨妈在贾府住了几年,贾母对他们一家十分照顾。她听贾母有事相求,立刻应道:“老太太有事只管说,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。”

      贾母见薛姨妈答应地痛快,脸上的笑意又多了一分,道:“我那孙媳妇你是知道的,平日里不管家里的事,只守着兰儿过日子,要不就和姑娘们一起做些针黹。”

      自从贾珠过世后,李纨一心扑在儿子身上,对贾家包揽诉讼以及放印子钱的事半点不知,不然早被官兵抓走了。

      “我想请姨太太帮忙找个合适的宅子,让他们娘俩搬出去住。最好离姨太太近点,两家有个照应。姨太太找到了,只管来和我拿银子。”

      薛姨妈一听也不是什么难事,无非是给李纨找个住处,忙点头同意了。

      贾母想的十分明白,如今能往外摘一个是一个,留下后代根苗,贾家将来才有希望。几个女孩已经有了庇护,现在家中的晚辈只剩宝玉,贾琮,贾环,以及贾兰。

      晚辈之中贾母最疼爱宝玉,自是想让他跟着薛姨妈走。可他年纪最长,而且他的老爷、太太都被抓了起来,这个时候若是离开,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,这辈子就毁了。

      贾琮的生母姓陈,和赵姨娘一样,本是府里的奴才。陈、赵二位姨娘虽然还留在府里,但她俩的娘家人都被抓了。二人颇为昏聩,又没有娘家的帮衬,贾母实在不放心让她们带孙子,不如留在家里,自己看顾着。

      李纨是节妇,性子贞静,知书达理,娘家是大族,手里有妆奁。由她教养曾孙,贾母自是不会担心。

      贾母安顿好了晚辈,心中松快了不少,眉宇间的忧愁散去大半,问道:“姨太太打算什么时候搬家?”

      薛姨妈道:“找先生算过了,三日后是个好日子。”

      贾母知道自己已是油尽灯枯,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,想到三日后一别,怕是和孙女们再难相见,心里不免伤感。

      贾母忍住悲意,说道:“几个孩子就托付给姨太太了,待会我让鸳鸯把她们的开销给你送过去。”

      薛姨妈一听就急了,面皮涨得通红,拼命摆手拒绝:“老太太这是打我脸不成?我带着一双儿女在府上住了三年,老太太一文钱没要我家的,还补贴了了不少。如今几个姑娘跟着我,我跟老太太要钱,是人做的事吗?”

      贾母执意要给,薛姨妈坚决不收,两人推让许久。

      最后,薛姨妈气呼呼道:“老太太若是给钱,我就不接姑娘们去了。”

      贾母听了薛姨妈的话,只好不再提开销一事,千恩万谢过薛姨妈,又让鸳鸯送她回梨香院。薛姨妈知道贾母上了春秋,身边离不开人,忙谢绝了。

      薛姨妈走后,贾母命鸳鸯去密室找出了自己的私房钱,再把几个姑娘请来。

      惜春嫌弃宁国府藏污纳垢,就算荣国府出了事,也不愿回去。尤氏派人来接,惜春死活不肯走,尤氏无奈,只得作罢。

      贾母让鸳鸯叫女孩们去荣禧堂,迎春抱起大姐,探春牵着惜春和黛玉,五人一同去见贾母。

      大姐一个月没见到父母,身边的奶妈、婢女也都不见了,只有几个姑姑陪着。她虽不到五岁,但自幼聪明伶俐,意识到家中发生了变故。

      大姐知道家里困难,于是表现分外乖巧,从不哭闹。她见到贾母,甜甜的叫了声:“老祖宗。”然后伸出小手,说道:“抱抱。”

      如今几个孙女有了着落,又看到曾孙女天真的笑脸,贾母心情好了不少。她从迎春手里接过大姐,搂在怀里。

      贾母笑道:“我的大姐,可想死老祖宗了。”

      黛玉自幼被林如海当成男儿教导,熟知朝廷律法。她得知贾家的罪名后,心下震惊不已。贾家一个个胆大包天,所犯罪行罄竹难书。如今的贾府已是大厦将倾,再难回天。

      黛玉虽有些多愁善感,但骨子里极为要强,为人又十分豁达。事已至此,黛玉并不悲春伤秋,要么来荣禧堂孝敬贾母,要么在后院教养大姐。

      黛玉看大姐窝在贾母怀里,咯咯笑个不停。贾母一脸慈爱的看着大姐,不似前几日愁眉不展。

      黛玉见外祖母情绪比之前好了几分,便打趣道:“老祖宗一见曾孙女,就把我们这几个孙女忘到脑后了。”

      贾母听了黛玉的话,才抬头看向四个孙女。她见几人生得眉目如画,标致动人,虽然年纪尚幼,已能看出气韵风流。

      贾母心下五味杂陈,即喜又悲。喜的是几人秀外慧中,悲的是她们托生在了贾府,日后出路难料。

      贾母转念一想,车到山前必有,眼下四人还小,何必想这些有的没的,先顾好眼前再说。

      贾母揉揉眼,冲几人招手道:"都坐到我身边来。"

      迎春带着三个妹妹坐到炕上。

      贾母打开手边的箱子。众人定睛一看,里面摆了十几锭金元宝。

      贾母一脸慈祥地看着几人,道:"刚才你们薛姨妈过来和我说,她家在京里的宅子收拾好了,三日后搬过去住,想把你们几人接过去住几天。”

      “老祖宗,我不走,我留下来陪你。让姐妹们去吧。”黛玉一听就急了,立刻打断了贾母的话。

      在众多晚辈中,贾母最疼爱宝玉和黛玉。黛玉素来敬爱贾母,二人祖孙情深,黛玉如何舍得离开。

      贾母拍拍黛玉的手,示意她听自己说完:“我想着咱家现在乱糟糟的,人来人往,你们过去小住几日也好。等家里的事了结了,就把你们接回来。”

      黛玉清楚贾母的身体状况,如今已是风烛残年,自己一走便是永别。贾母这话哄大姐,大姐都不会信。

      黛玉红着眼看向贾母,对她死命地摇头,呜咽道:“外祖母,我不走。”

      贾母不理黛玉,继续道:“这箱金子是我攒下的体己,玉儿虽是外姓,但留着我的血,同自家孙女不差什么。你们每人三锭金子,算是我这个做祖母的一番心意。”

      黛玉听懂了贾母的言外之意,她是在交代后事,分遗产了。黛玉不由心下大悲,几欲落泪。

      她思及贾母年事已高,近日又连遭打击,自己若是痛哭,定然勾起贾母愁肠。贾母若哭出个三长两短,现下贾家这情景,去哪请医问药,黛玉硬生生忍住泪意。

      黛玉强颜欢笑:"外祖母说的什么话,姐妹们不过是去小住几日,哪用得着这么多金子?您让鸳鸯姐姐把钱收好,回头舅舅、凤姐姐他们的案子少不了上下打点。"

      贾母淡淡道:"他们自己造的孽,自己承担,没道理让我老婆子七老八十了,还为他们奔波操心。这金子你们只管收着,贾家的事朝廷自有公断,用不上这笔钱。"

      探春了解贾府的情况,知道这些钱是贾母的棺材本,如何肯拿。她咬唇道:"老祖宗,家里那么多人呢,这钱您留着给二哥哥以后用。"

      贾母心疼宝玉,探春希望能用宝玉打消贾母的念头。

      贾母神色自若道:"他的我已经留好了,够他这辈子用的了,你们拿你们的。"

      鸳鸯听了脸色微变,贾母的私房都在她手里掌握着,自是清楚老太太没说实话。

      除了这一箱的金子,贾母又留了五百两银子,用于平日花销和料理她的后事。除此以外,贾母另留了两锭金子、两锭白银,就再没多余的钱了。

      贾母心里已经安排好了这些钱,两锭金子留给宝玉。贾赦肯定回不来了,贾政夫妻和贾琏夫妻若是能回来,一家一锭白银。若是几人都判了死刑,那金银就全归宝玉所有。

      贾母平日里最疼宝玉,如今宝玉依然是她的心头肉,只是银钱方面更偏向家里的姑娘。在贾母看来,男儿就该顶天立地,不应和姐妹们挣这些个小钱。

      若贾家风光,贾母当然会考虑贾环、贾琮,随便给他们分些家业,饿不死二人。

      可现在贾府风雨飘零,自是先紧最钟爱的孙子。至于那两个孙子,回头丧葬费里剩下的钱,给俩人分一分,让他们自谋出路去吧。

      贾母拿起一锭金子塞到惜春手里,催促道:“快点拿着,今日不分,指不定哪日被人翻了出来,什么都没了。”

      黛玉和探春还想再劝,贾母板着脸道:“你们不听话,是想气死我不成。”

      四人无奈,只能各取了三锭金子。众人心中打定主意,日后贾母若是需要,再把金子还给她。

      贾母又拿出两锭金子交给迎春,道:“这是我给大姐的,你是她亲姑姑,替她收好了。等她长大了,告诉她老祖没忘了这个曾孙女,提前给她添妆了。”

      迎春不善言辞,只是收下金子,再替大姐谢过贾母。

      探春泪光莹莹道:“老祖宗您长命百岁,以后还要看二哥哥的儿子给您取重孙媳妇呢。”

      贾母笑呵呵道:“好,老祖宗不光看他娶重孙媳妇,还要给你们送嫁呢。”

      贾母从盒子里拿出三锭金子,给了黛玉,交代道:“宝姑娘长得模样好,人也聪慧,性子又稳重。在咱家住了这几年,我把她当作自己的孙女,你替我把这金子交给她。”

      黛玉知道她们几人借住在薛家,这三锭金子是贾母的谢礼。她想到贾母已经年迈,还要替晚辈操心,黛玉心中感慨万千,含泪应下。

      一轮分完后,匣子里还剩下四锭金子。

      贾母道:“这里有三锭是留给云儿,你们可不许拈酸。”

      黛玉转过头,用帕子沾了沾眼角的泪水,再回过头,面上已不带忧色。她抿嘴笑道:“我们和云妹妹好得像亲生的一样,哪会吃醋。”

      贾母继续解释道:“我托了姨太太在她家附近找处小宅子,过不了几日珠儿媳妇带着兰小子搬出去住。这一锭金子,我留给兰小子。”

      李纨虽有妆奁,但她寡妇失业,贾母难免偏心几分,给她留了一锭金子。

      探春道:“珠大嫂子一人拉扯着兰儿,十分不易,手里有些钱傍身也好。”

      贾母见几人对自己的安排没有异议,放下心来。她叮嘱众人:“金子收好了,别和外人说。”

      几个孙女里,贾母最疼黛玉,但最放心不下的却是迎春。

      贾母想了一想,看向迎春道:“大姐的爹娘都给抓走了,不知能不能放出来。她在这世上最亲的就是你了,你若立不起来,大姐以后怎么过呢。”

      迎春看看怀里的大姐,见她生得粉雕玉琢,黑漆漆的大眼睛看着自己,充满信任。血脉之情油然而生,她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有人欺辱大姐的情景,心如刀割。

      “有人欺负大姐,我代她受着便是了。”迎春逆来顺受惯了,难得为了大姐,稍微硬气了些,想要以身代之。

      在她看来,这已经是最佳解决方案了,自己代替大姐受气,让对方消了气,就不会再想去欺负大姐了。

      贾母没有力气和迎春置气了,看她那低眉顺眼的样,只是无奈地摇摇头。儿孙自有儿孙福,自己提点她一句已经够了,看顾不了她一辈子。

      黛玉为让贾母宽心,立刻道:“外祖母放心,大姐还有我们几个姑姑呢,没人能欺负了她。”

      惜春听了迎春的话,则是另一番心思,心道:二姐这番话似乎暗含佛祖割肉喂鹰之意。

      贾母叹息一声,挥挥手让几人回去,单独留下黛玉说话。
note 作者有话说
第47章 分遗产

  •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,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。[我要投霸王票]
  • [灌溉营养液]
    • 昵称:
    • 评分: 2分|鲜花一捧 1分|一朵小花 0分|交流灌水 0分|别字捉虫 -1分|一块小砖 -2分|砖头一堆
    • 内容: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:1.评论时输入br/即可换行分段。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。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查看评论规则>>
    作者公告
    求各位路过的小天使们预收一下我一下篇封神同人,谢谢
    ……(全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