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文学城
下一章 上一章  目录  设置

2、厨艺选拔 ...

  •   两个伙计拿着一本大红的簿子走到门口,支起一张红漆的长桌,然后高声喊着让众人排队报名。“今日应聘的人,准许带一个帮手,倘若觉得不必要,全靠一人应付也可以,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菜肴,否则就自动出局。”

      听到这话,谢思瑶不由自主的瞄了瞄站在一边的小九,心说真是再好不过了。接着一把抓住他的肩膀,笑盈盈的说道:“把你带来真是对了,要说帮手,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。”

      小九一脸无奈的看了看天,又看了看地,点头答应了。

      谢思瑶不禁心情大好,便朝前张望着随队伍往前挪动。就在这时,她忽然听见身后有人说道:“姑娘如此才情,想必做菜的手艺也是绝佳的。”

      声音正从自己的肩头飘来,谢思瑶惊诧的转过身,只见一个白衣公子正笑着朝着自己拱手施礼。她才愣了一下,便又听到男子朗声说道:“姑娘方才的一番话,可谓字字珠玑,在下十分钦佩,所以情不自禁的想要与姑娘结识。”

      谢思瑶这才带着诧异打量眼前的人,他模样着实俊朗无比,眉目清秀,全是灼灼的光华。谢思瑶方要问他是何人,但是想到此人也排在应聘的队伍里,便意识到此人大抵也是个厨子。这样想着,谢思瑶心里竟多了一种找到同类的感觉,于是她落落大方的说道:“公子谬赞了,刚才我不过是凭着一点从书中看来的典故信口乱说的。话说我瞧着公子倒是和我很像一类人,公子可知道我们哪里很像么?”

      “还请姑娘指教。”

      “我们比起周围的这些人来,都不像是厨子。”谢思瑶抿嘴一笑,干脆的说道。

      白衣公子不知怎的就笑了起来,不知道是觉得谢思瑶说的很对,还是在嗤笑她的说法。谢思瑶见状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他,白衣公子见状连忙解释道:“姑娘说的不错,其实我刚才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,现在才觉得豁然开朗。”他顿了一顿然后又抱拳笑道:“在下兴城赵子鑫,刚才有些莽撞,还请姑娘海涵。只是不知可否冒昧的问一下姑娘的芳名?”

      这女孩子家的闺名哪有说问就问的?小九一下来了气,就要上去骂赵子鑫无礼。谁知谢思瑶竟言简意赅道:“我叫谢思瑶。”小九的话没来得及说出来,一时被噎的气闷,只好闷闷不乐的扭过头去。

      赵子鑫又要张口说话,谢思瑶此刻已经走到了队伍的最前端,她摆了摆手,赵子鑫便立刻会意,不再言语了。

      谢思瑶拉着小九在大红名册上写上了名字,迈步走进了天香楼。赵子鑫则紧随其后,他盯着红名册上的谢思瑶三个字,嘴角露出一抹微笑。然后搁笔走进了后院。

      后院已经聚集了十几人,接着都被分配到指定的桌子前。谢思瑶趁着比试还没开始,开始查看桌上的油盐酱醋、各色食材和烹饪器具。她惊奇的发现,虽然地方不大,却错落有致的放置着十分齐全的各类厨具和食材。
      *
      午时将近,天气正是暖洋洋的,令人十分惬意。

      后院的走廊里前呼后拥的走来一群人,为首的是个中年男子,他手里持着一卷锦帛,昂首阔步的走来。跟在他身后的则是五位长者,谢思瑶远远的看着,很快就发现了熟人,那便是她师父的好友刘老。刘老乃是高阳国昔日的御厨,如今赋闲在家,偶尔指点一些后生们,最常去的地方也就是姚师父的小院,所以谢思瑶与这位刘老的关系也非常深厚。

      刘老似乎也看到了她,稍微有些吃惊,继而捋捋胡子,坐到了一旁的雅座上,其余长者也都一一落座。

      这时一个伙计高声喊道:“诸位稍安勿躁,仔细听陈先生为大家布置比试的内容。”

      大家齐刷刷的看向院子中间手持锦帛的人,只见他轻轻翻开锦帛,高声读到:“今日厨艺比试,是为优中择优,考察诸位的基本厨艺,也考察诸位对烹饪的独到见解。因此今日共设三道试题,三道试题分别由三首古诗决定,完成第一试题的人才能接着完成第二试题,直到完成三道菜,才算是比试结束。每道菜一炷香的时间,时间结束未完成者出局,每道菜都要由我们的老前辈们指摘,最终选出第一名进入天香楼当差。诸位可有什么不明白的?”陈先生扫视一眼众人,见众人都不作声,于是接着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请诸位听第道题:“青青竹笋迎船出,白白红鱼入馔来。”

      陈先生念罢题目,收了锦帛,做了一个请的手势。

      谢思瑶眼睛一转,喃喃道:“看着诗文的意思,是要做出来一道鱼了,可是看起来别人也是要做鱼的,那我跟别人的就没有区别了,倘若不做鱼,那该怎么解释诗文的意思呢?”

      小九听也在一旁抓耳挠腮,有点稀里糊涂的说道:“这红鱼怎么是白白的呢,这船又该拿什么做呢?”

      谢思瑶摇摇头笑道:“这跟船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,诗中的重点,在于竹笋和红鱼……我听师父说过江南一带有道菜就叫做竹笋红鱼,是用刚刚挖出的竹笋,配上江南水乡特产的红鱼,经过十几道工序做成,味道十分鲜美,可是,我刚才找了下,发现根本这里根本就没有竹笋。”

      说话间,谢思瑶发觉一道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,她惊讶的抬头,便看到对面的赵子鑫,他一脸轻松的朝着自己微笑,好像不是来做菜而是来看热闹的,谢思瑶尴尬的冲他眨了眨眼睛,然后又很快低下头来。

      片刻,她好似豁然开朗似的,开怀的对小九吩咐道:“山人自有妙计,我已经完全弄明白了。你现在去把草鱼洗了,记住一定要把鱼皮剥掉,剥完了别扔,我还有别的用处。”

      小九一听,立马来了精神。他照着吩咐把草鱼处理好递给谢思瑶。谢思瑶撑开鱼肚,塞进去三颗半大的西红柿,然后又撒上调料,接着把鱼放进了蒸笼。她又拿起鱼皮,包裹上切成片的莴笋和山药,淋上麻油和酱料放在小火上煎烤。

      趁着蒸鱼的间隙,她开始偷偷观察周围的人,左手边的一个大汉,正十分娴熟的甩着炒锅,一股浓浓的辣椒味扑面而来,谢思瑶叹了叹气对小九说:“旁边这么仁兄恐怕要吃亏了,谁都知道鱼要吃出鲜味,他加了这么重的辣口,已经破坏了菜肴本身的味道。”

      小九一边忙着手里的活,一边兴冲冲的回道:“那是自然啦,我就觉得没有人比我思瑶姐做的更好了,就凭这道菜咱们就能把他们全比下去。”谢思瑶粲然一笑,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:“不然不然,我看对面的这位,好像就挺自信的。”小九扭头看了赵子鑫一眼,微不可闻的哼了一声,“这不就是在门口那个没有礼貌的书生么,我看他就是来哗众取宠的。”

      “你说的可不大对,我看他不紧不慢的样子,倒是十分有把握。”谢思瑶抿抿嘴给小九指点道:“我看他方才拿的是一些极小的鱼,通身雪白,但是现在你看他烤板上的鱼已经有些微红了。”

      小九顺着谢思瑶的手指看过去,发现确实挺稀奇,他咦了一声,抓抓脑袋说道:“这应该就是白鱼和红鱼的妙处。”谢思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
      一个时辰过去,陈先生起身高声道:“第一题的时间结束,已经完成的请把菜肴呈到面前的桌上,没有完成的,请自动出局,不能再进行接下来的题目。”

      他话音一落,就有三四个人灰头土脸、闷闷不乐的绕过案台,沿着走廊离开了后院,其余完工的人则纷纷把菜肴放到了面前的桌上,两个伙计领着众位试吃的长辈来到每一张桌子前面。

      片刻功夫,长者们都已经品评完毕,把得出结果记录在了一个红绢上,陈先生收了红绢放到银盘里,然后就开始宣布进行下一道菜。

      “第二首诗:白露沾野草,时节忽复易。秋蝉鸣树间,玄鸟逝安适。请诸位根据这四句诗进行下一道菜。”

      话音刚落,就看见两个人唉声叹气几声的摆手走了,显然是嫌题目太难,无从下手。

      其他的人则开始动手,谢思瑶沉思片刻,好像有了主意似的会心一笑,小九也立刻明了,喜不自胜的咧嘴一笑。

      这道菜显然是要做出秋的味道来,或者说是季节转冷的感觉,因此这道菜需要用到秋天的时蔬和‘白露’这种东西。谢思瑶自有巧意,取来柿子、莴笋、石榴和白糖,细细的雕出花样来,然后撒上一层桂花糖,再撒上一层蜂蜜,接着撒上了一层白糖,瞬间一份甜香四溢的小点就完成了,小九暗暗赞叹起来,谢思瑶则笑着摇了摇头道:“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,我要做的是一套秋韵,所以且看我做其余三道。”说话间,谢思瑶已经开始翻动炒锅。

      大约一个时辰的功夫过去,如第一轮一样,又有几人离场,剩下的六人则分别把菜肴放在面前的桌上以供品评。

      几位长者走到了谢思瑶跟前,显得分外留心,见桌上一字排开四道小点,其中一人说道:“这个倒是有新意。”于是依次尝起来,等到尝完了四道菜,几人纷纷诧异道:“这四道菜口味从热到冷,从浓到淡,正好映衬了秋意。”谢思瑶笑着点了点头。一位老者接着开口问道:“这菜可有什么名字么?”

      “回老先生,这道菜叫做乍暖还寒。”谢思瑶利落的答道。

      老者点了点头,十分赞许的看了看谢思瑶,然后转向了别的桌子。

      等到第二轮品评完毕,第三个题目也开始了,陈先生拿出最后一份锦帛,缓缓念道:“袅袅城边柳,青青陌上桑。提笼忘采叶,昨夜梦渔阳 。”

      小九啧了一声,小声嘀咕说:“这诗我好像在哪听说过,这不是说女子……闺怨的么……”谢思瑶小声笑道:“你好象开窍了一次,可是我听着真别扭。你还是快帮我把面粉拿来吧。”

      “面粉?你不做菜啦?要做面食吗?……行行,我不问了,喏,给你,还有别么?”小九在耳边聒噪着,谢思瑶也不耽搁,轻车熟路的开始揉面团。

      谢思瑶打算另辟蹊径,不用传统的菜肴,而要用最家常的方法来展现,想到这里,她轻快的哼了起来,然后手上的工艺也越发的快速起来,不多时一个个栩栩如、活灵活现的小雁就摆在了蒸笼上,接着她又细心的在小雁身上涂涂画画。

      一个时辰未到,谢思瑶已经忙完了手里了活,看着蒸笼正热气腾腾的冒着烟,她长舒一口气,觉得整个人轻松下来,周围有人觉得新奇,不时的朝她看过来,想知道这个看起来懵懂无知的小姑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
      片刻,一股沁入心脾的谷香和着甜甜的奶香溢满了庭院,谢思瑶知道,这第三道题目就要大功告成了,只要再佐以蜂蜜和苦瓜汁调出来的酱料,放在准备好的竹蓖上就行了。

      咣当一声锣响,比试结束了,如同前两次一样,众位长辈为最后剩下的四道菜肴评判。

      此时此刻的天香楼外,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。众人或是闻到了令人垂涎的菜肴香味,或是好奇于今日比试的‘状元’,纷纷翘首以望,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。而院子里的众人也都睁大了眼睛屏息以待。

      最后一个红绢被放入银盘中。

      谢思瑶看着那个银盘,心里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,说不清楚是为什么,冥冥之中她有些不安。

      陈先生举起最后放入的红绢,难得展颜一笑,清了清嗓子,高声道:“经过三道题目的考察,我们天香楼见识到了诸位非凡的厨艺,在座的众位长辈们也都对诸位的菜肴进行了品评,现在的结果已经揭晓,比试的第一名乃是赵子鑫……”

      赵子鑫!谢思瑶睁大眼睛看着对面的人,顿时心里升起一种巨大的失落,好像连天的潮水要将她淹没一般,她突然嗓子一紧,重重的咳起来。
note 作者有话说
第2章 厨艺选拔

  • 昵称:
  • 评分: 2分|鲜花一捧 1分|一朵小花 0分|交流灌水 0分|别字捉虫 -1分|一块小砖 -2分|砖头一堆
  • 内容: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:1.评论时输入br/即可换行分段。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。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查看评论规则>>